一个省委常委兼任的市委书记,即便他不极力的组建自己的小圈子,也一定会有干部主动攀附,在座的这些干部中,一定有与杜华庭关系非常近的亲信。
因此,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李东沐就要把握好度,否则这边刚刚做好决定,那边第一时间就已经知道了。
李东沐看了一眼围坐一排的市领导,短暂思忖几秒钟后便有了决定。
“杜书记一心为公,在博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突发遇难,省委省政府十分痛心,更感到万分惋惜。省委派我来博州主持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妥善处理好杜书记的后事,避免因此而引发全市的波动。”
“在座的各位都曾紧紧围绕在以杜书记为班长的市委领导下工作,对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应该比我了解的更清楚。在此,我也代表省委省政府提出严肃要求,各位领导要立足分管职责,全力做好122事件的处置工作,避免发生与分管领域相关的负面影响。”
“来博州前,陈书记和郭省长亲自要求,若是哪个领域发生问题,哪个领导就要首先被追责问责。我也不希望刚到任,班子中的某位同志就被处分,届时可别怪我不讲情面。”
“时间不早了,我就不再展开细说,请晨光、晓亮、文明、义山同志留下,散会。”
会场依旧很安静,刚才李东沐的一番话既表明了关怀,也表明了态度,既是拉拢,也是压责。
这些常委们都是“老油条”,对于李东沐的话意,自然是清楚的很。同时对李东沐的领导艺术也不由得高看和重视。
待常委们离开后,李东沐和留下的几人便继续商讨下步工作。
“我们几人都是122事故处置的具体责任人,也担负着重大的压力,若是处置不好恐怕都难以向省委交差,所以接下来我们直奔主题,说一说事故处置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难点在哪里,以及风险应该如何管控。”
“谁先说?”
看到李东沐的目光扫视过来,几人都不禁低下了头,气氛再次陷入了沉默中。
大约几秒钟后,段晨光率先抬起头开口。
“书记,其实刚才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最需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