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来的1596年和1597年,西班牙又先后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无敌舰队远征带樱,但都以失败告终。
1604年,双方战争结束,恢复战前状态(西班牙依旧是全球海上霸主),带樱答应不再原著尼德兰的叛乱,西班牙也不再资助爱尔兰的叛乱。
同时,英国的海狗们也必须停止对西班牙商船的劫掠。
随着时间的流逝,虽然带樱的抢劫活动减少了,但西班牙人在全世界到处开火,也就没有钱再到大明来买东西。
而西班牙的真正的没落,则是1643年,法国在三十年战争中,在罗克鲁瓦击败西班牙。
正可谓是,海军决定兴衰,陆军决定存亡。
1633年(崇祯六年),倭瓜幕府二代目,德川秀忠决定闭关锁国,日本流向大明的白银贸易线路也陷入中断。
至此,从外部输入大明的白银减少,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这也标志着,大明内部宏观经济体系的崩塌开始。
而此时,由于早些年大量种植棉花和桑树占用农田,江南几省的粮食都要依靠湖北、安徽、江西等产粮大省供应。
随着来进货的欧洲人很难来了,这大明的商品卖不出去了,白银流不进来了。
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条完整产业链的崩塌,也让依靠生存的百姓失去了生计,纷纷破产。
而产业转型,是需要时间的。
最为直白的一组数据,1640(崇祯十三年)-1642(崇祯十五年)年,身处江南身处江南的湖州,百分之三十的人口居然死于饥荒和疾病。
你敢相信,在苏常熟、天下足的苏州、常州周边地区,老百姓居然家里没点儿存粮,搞的闹起饥荒!
大明从建立那天起,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就注定了大明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而在张居正改革之后,将国家铸币权拱手相让,将国内货币稳定交给了国际环境。
而后恰好遇上西班牙全世界开展,外部流入白银减少导致内部经济环境通缩。
再加上一个大明常凯申崇祯皇帝的一顿微操,就彻底葬送了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