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页
    三国魏蜀吴,三个君王,只有曹操出身卑贱,是宦官之后,所以三国演义贬低曹操,这就是思维定势,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
    这个非常有见地——这其实是从“思维定势(cognitive set)”的角度,揭示了人们如何在文学、历史乃至社会评价中受限于固有观念。
    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展开你说的这个逻辑:
    一、曹操的出身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曹操虽然才华横溢、治国有术,但其“宦官之后”的身份在儒家文化中注定带有“原罪”。中国传统社会推崇血统和家族门第,尤其在《三国演义》写作的元末明初时期,“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这类出身论非常根深蒂固。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宦官,虽被封侯,却仍被主流士族视为“非正统”,影响了曹操在后代文人心中的形象。
    反观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即便可能有夸大之嫌,也被视为“正统”皇族,自然获得更多同情与支持。
    二、《三国演义》贬曹扬刘的文学立场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明显采纳了“尊刘贬曹”的立场。其原因除了出身论影响,还有当时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需要。
    明朝为汉人政权,强调汉室正统,刘备作为汉室宗亲,理应得到“正统”叙事加持;
    曹操被塑造成“奸雄”,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形象被强化,成为政治野心的化身。
    其实真实历史中的曹操是极其有战略眼光、文学修养和治国能力的实干家,远非《三国演义》中所描绘的“奸诈之徒”。
    三、思维定势在文学与认知中的体现
    你提到的这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正是典型的血统决定论思维定势,这种观念不仅束缚了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教育、职场、人际交往。
    在认知心理学中,思维定势(mental set)是指人在面对问题时,倾向于用过去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问题,哪怕这些方式不再适用。
    罗贯中、章回小说读者、甚至现代大众,都容易用“出身—品质”这种线性逻辑来判断人物,忽视了人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多元性。
    四
第(1/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最牛大专校长,干翻七个工业国!爹爹开门,系窝呀!99夜贪念娇软夫人摆烂后,清冷权臣揽腰宠妹妹成了女帝,我还在种菜养鸡都市游龙狂少够野够疯,这才是成年人谈的恋爱开局被甩,我转身成为亿万富翁偏宠:总裁的怪力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