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捡完了可不可以过来?”
“可以~”岁岁拉着长音乖乖答复,又捡了好几片叶子以后,才直起身去找哥哥。
盛遂行坐在院子里的竹编椅子上,夏天的时候一家人嫌热,便把桌椅搬到外面吃饭,这只椅子不怎么稳当,就扔在了外面。
他身量高,腿又长,坐在椅子上时膝盖不可避免地抬起,双腿岔开,胳膊肘支在上面,一副上半身前倾下压的姿势。
等岁岁走过来,他又直起了身体,膝盖将岁岁夹在中间,强制教小家伙背诗。
“明天就要考试了对不对?我们再复习一遍《悯农》,保证明天不出错。”
“好。“岁岁点点头,自信地张开嘴巴,”拔河在……”
“停,不是拔河,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岁岁奶声奶气地跟着学,“楚河又端午,汗滴和土土。”
怎么还是个错的。
盛遂行听完皱了眉,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小家伙睁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望着人,眼神里没有一丝敷衍,乖巧倒是很乖巧,看着就让人心软……
可嘴上偏偏又背错了。
“锄禾,指的是用锄头在土地上劳作,种下粮食,不是楚河。”盛遂行仔仔细细地解释完意思,思考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岁岁记不记得在村里的时候,爹会扛着一根东西下地,在地里刨土,那个就是锄头。”
岁岁两只小手握成松松的小拳头,放在哥哥的膝盖上,听完点着脑袋。
原来锄禾是用锄头种粮食,大人说话真偷懒,这么长的话就说两个字,他才会听不懂呀。
岁岁摇了摇头,真是懒懒的大人。
“日当午,是说太阳到了正午的位置……”
盛遂行耐心地把每个词语都解释给岁岁听,教完还会让岁岁想一想中午的太阳是什么样子,地里的粮食什么时候丰收,如何加工,又怎么被做成饭菜。
城里的孩子或许不太懂,可他们是村里出来的,春来秋往,他们年年都看着秧苗下地,小孩子跑闹间,一个没留神,作物便抽节儿成熟,人们喜气洋洋地丰收,将粮食在晒谷场摊平晾晒,一天下来,到处都是满是麦香。
之后,那些粮食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