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多样性高,既有戈壁也有“魔鬼城”般的奇观,适合构建不同风格的据点。
不死老乔的“汽油镇”或“子弹农场”可以用雅丹地貌当背景,比澳大利亚的平缓戈壁更诡异。
下一个场景,则是位于青西省的俄博梁(火星营地)。
硫磺湖、龟裂土地和嶙峋的雅丹群,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黄、白、红土壤交错,比澳大利亚单调的橙黄色更有层次。
非常适合用来做电影中的绿洲,“许多母亲”的沼泽地,或者辐射废土场景,给人一种极为强烈的诡异感。
最后一个地点,是巴丹吉林沙漠。
沙山与湖泊共存的景致,非常适合拍摄“稀缺水源”的象征性画面。
可以用作弗瑞奥萨回忆中的“绿色之地”或决战时的水域战场。
湖泊倒映沙山的奇景,可以带来极强的超现实感。
仅仅只是四个场景的照片,就已经让乔治米勒导演无话可说。
这点林源毫不意外,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岂是澳洲那种蛮荒之地能够比拟的?
看到林源用这么柔和的方式,有理有据的说服米勒导演,一直没有开口的诺兰导演也说话了:
“乔治,我和林源一起去中国拍过《大唐英歌》,那儿确实有无数令人惊叹的景致。选择去中国拍戏,只会让这部电影变得更优秀,你不会失望的。”
“我承认中国的这些拍摄地点实在是太棒了,但澳大利亚也有不错的地方,我们可以考虑把两者结合起来?”
乔治米勒导演还在试图挣扎,提出了一个两国取景的折中方案。
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其实是有些私心的。
毕竟澳大利亚是他的祖国,能在电影中更多的呈现自己国家的风貌,是他的一大愿望。
同时那些取景地,他也在过去二十年间跑了个遍,地理气候条件都非常熟悉,拍摄起来掌控感也会更强一些。
现在一下换到人生地不熟的中国,他还是心中没底。
但无论米勒导演怎么考虑,这个两国取景方案,林源并不准备接受。
跨越大洋的两国取景,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就必须来回折腾,这会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