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说一个人,他从备份中返老还童了,但他丢失了成人以后的所有记忆,那么还能说这个人是他自己吗?
有的人认为是,有的人认为否,有的人认为不重要。认为是或否的人同样有不同的角度。出于同样唯物的角度,可以同时存在唯物的是和唯物的否两种答案。随着理论的发展,新的角度提出,又出现的是、否以及介于是或否之间与之外的。但回到最根本的角度,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唯独要看的是这个人他自己的选择,死之前的以及重生之初的他最后的想法,这就是精神的实践。
千亿的人格带来的是万亿的死者,曾经是人格,是躯壳,是武器,是盾牌,是子弹以及是工事的,现在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变成了伽马射线,变成了纯能的发光,变成了铁等离子的雾气,变成了中子流,是因为坍缩变成了一小块看不见的致密物质,甚至是瞬间蒸发了的超微型黑洞,是因为视界被困在一个奇异的角落,再也无法挣脱的,代表着它们的信息彻底的丢失。
战场笼罩着整个太空。乌云遍布了太阳系,每个能看见的地方都在冒出毁灭的硝烟。纷飞的金屑在世界的边缘飘荡。百亿的尘埃沿着引力的脉络汇聚,凝结出了固态的水滴,洒在暗色的物质之上,像是发光的星辰。太阳被藏在第六象限之中,早已不会升起。玻色子星只有处在特定的位置,才能看见那既是一又是无数的光子叠加的光芒。从第三象限的熊熊燃烧中传递出来的暮色,在弥漫的硝烟中若隐若现。
每一束光亮都代表着有一些东西、有一些生命、有一些记忆已经粉身碎骨。
短短时间,暗物质构成的第三象限几乎已经沦陷。冲在最前的战士已经看到了地图里所述的第四象限。光的概率波几乎无限地在空间中来回叠甲,夜空变得几乎无限亮。白热的天河流淌着像是仙界的琼浆,照亮了宇宙的山川。
许许多多的不定型在为他们的成果欢呼。但战士却想道:
“这里的温度太高了,几乎接近开辟之初的大火时代。我们也得借助一个比较强的排斥场或者隔绝电磁作用的物质才能行动,这里可能没有实体物质的土壤。那些看似行星的位置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