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里洋场,华国南方军区的第一军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倭国第三战场指挥官见打不进去倭国本土,从其他方向调来了一支增援部队,试图突破南方军区的防线,打算以纵深来换取纵深,南方军区则是早有准备,与倭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在这一次抢滩登陆中,南方军区的士兵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他们利用地形和重火力点,对倭国军队进行了有效的阻击,倭国军队在南方军区的顽强抵抗下,始终无法突破防线,第三战场指挥官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退,但是在还是漂泊多日的第三战场部队,补机和物资已经所剩不多,甚至因为长时间呆在海上,倭国第三战场的部队战斗力有所衰退。
张廷玉在看到军队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决定进一步扩大战争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同时加强了与其他同盟国家的军事合作,华国的盟友们也纷纷向华国提供了军事援助,帮助华国增强了军事实力,虽然张廷玉不在乎,但是不得不否认协约国需要华国在东亚战场上牵制住倭国,要不然协约国的局势会更加被动。
在倭国本土南部战场,华国军队在取得连续胜利后,开始向倭国的内陆地区推进,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攻占了许多倭国的城镇和村庄,华国军队的行动引起了倭国人民的恐慌,他们开始对军政府的统治产生不满。
倭国军政府在面临国内的危机和战场上的惨败时,内部矛盾进一步加重,一些人开始指责渡边裕之的指挥失误,要求他下台,渡边裕之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
华国军队在推进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抚政策,他们对倭国人民进行宣传,告诉他们华国的目的不是侵略,而是为了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他们是来解救华国人民的,张廷玉把此次行动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在华国军队的努力下,一些倭国人民开始对华国军队产生好感。他们不再把华国军队视为敌人,而是把他们看作是带来和平的使者,华国军队的形象在倭国人民心中逐渐得到了改善。
随着华国军队的不断推进,倭国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危急,倭国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