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oem业务已经发展出一定规模,今年国内手机oem代工产量就有可能突两千万台。当然,单纯拿这个数据,去比较鸿盈科技的发展计划,确实是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困惑:因为我们五年后手机代工产能规模要发展到六千万台左右,而那个时候全国手机oem代工业务,总的规模又是多少?一亿台,还是两亿台。如果五年后全国手机oem代工业务总规模仅有一亿台,鸿盈凭什么拿走六成的市场份额?凭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低价竞争吗?那样的话,鸿盈又要承受多大规模的亏损,能不能承受得住?对不对,怎么想都想不通嘛!”
萧良说道,
“不过,如果说,我们不去看具体的时间点,大胆预测未来十年内国内手机oem产量大概率将突破八到十亿部,那鸿盈的发展计划,还有没有问题?我个人对鸿盈未来最为理想的预期,也仅仅想占手机oem市场10-20的份额而已,甚至第一阶段,能有5的市场份额,也勉强能够鸿盈科技存活下来了,我从来都没有奢望要垄断50以上的市场。现在搞低价,只是买一张切入这个领域的门票,亏损有限,对整体市场影响力有限。将来等oem业务做顺了,我们又没有刻意垄断市场的野心,价格还是会回归均值,我们还是要做利润的。”
“别人有不同的猜测,核心点还是对手机oem市场的预测,跟你的预测,差距实在太大了,”许建强说道,“现在主流机构,预测国内oem产量,未来五到十年,仅有一亿台左右,跟你的预测,差了八到十倍。”
萧良很清楚对外界对手机oem市场的发展预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事实上很多台系电子大厂都才刚刚涉足这一领域,而已经有“代工之王”称誊的鸿海精密,也就是前世赫赫有名的富士康,目前还主要做pc等电子产品的oem代工组装,甚至到这时候都还没有开始做手机oem代工业务。
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前期在全球手机市场以及国内的占比太高,又都各有自己独资或合资的生产基地,对外部代工依赖性很低。
另一方面前期的功能机时代,功能模块简单,smt贴装工艺以及其他组装生产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