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数据流
    在车体焊接区,30台焊接机器人组成的柔性生产线正在作业。蓝光闪烁中,激光焊枪以每秒10米的速度游走,熔池泛起的金属液珠在防尘灯下如星屑飞溅
    质检员手持超声波探伤仪,检测焊缝内部的微观结构:&34;现在的铝合金车体焊接误差不超过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粗细。&34;他的工作屏上,ai算法实时分析着2000多个检测点的数据
    试验中心的风洞实验室传来尖啸。复兴号智能动车组1:10模型在12级强风中岿然不动,风阻系数023cd的数据在屏幕跳动——这一数字比波音737飞机起降时的风阻还低
    低温实验室的大门开启时,零下40c的白雾扑面而来,工程师正在测试极寒环境下的制动系统响应:&34;我们的动车组能在-50c到40c的极端温差中正常运行。&34;
    国际展厅的地球仪被金色轨道缠绕。波士顿橙线项目的列车模型前,摆放着马萨诸塞州州长签署的验收证书;悉尼双层客车的全景车窗玻璃上,倒映着南半球的阳光
    曼谷米轨动车组的转向架剖面图旁,标注着适应东南亚湿热气候的特殊涂层配方。负责人指着合作协议,一脸骄傲地向老祖宗报告,&34;这些合同里的技术参数,都是用中国标准书写的。&34;
    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师傅展示着他的&34;神器&34;:一个自制的齿轮检测工装,通过光学原理将001毫米的误差放大成肉眼可见的光斑
    &34;这是我们的土发明,但解决了进口设备解决不了的问题。&34;他的工作台上,摆着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的数十种齿轮样品,见证着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蜕变
    在职工创新成果展,一组特殊的专利证书吸引住了老祖宗的目光:有改善座椅人体工学的实用新型专利,有优化空调出风口角度的外观设计专利,甚至有乘务员发明的&34;列车应急处置手势语&34;
    &34;这些点子都来自一线,&34;负责人翻开创新手册,&34;我们鼓励每个员工成为改进者。&34;
    厂区东南角的试验线旁,负责人看向跨界光幕一脸动容,&34;当年先们造第一辆客车时,连卡尺都是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分开后,腹黑前夫天天哭着求复合最狂邪医水浒:陆谦恩将仇报?这我忍不了爹爹开门,系窝呀!敢跟我叫嚣?来人,打入冷宫成傀儡皇帝后,我靠实力夺回实权嫁给二流子后,她被知青们眼红了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和女神同居后,我激活了奖励系统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