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欢知道大灾过后肯定有人落草为寇,早早让人做了准备,只是最终对上的不是落草为寇的百姓,而是敌国的士兵。
东黎想速战速决的梦想落了空,和淮南守军拉锯半月,李长欢派遣的援军就到了,根本容不得他们反应过来,援军切断后路,直接将这伙不到两万人的军队斩杀殆尽,剩下些许降兵成了俘虏。
南钦那边倒是出乎她意料,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动作,也是,南钦受灾同样严重,多事之秋,沈听南也不敢再生事端。
东黎大捷还没来得及庆祝,后又大败,发现东境集结了大批兵马,顿时吓破了胆,陈清玄亲自写了诏书,遣了使臣过来,说是自己女儿自作主张,破坏两国此前缔结的条约,她已经清理门户,送来了“赎金”,希望北燕不计前嫌,两国依旧井水不犯河水。
淮南的事才刚定下没几天,她的使臣就到北燕都城了,只怕早就想好了对策。
输了是自作主张,赢了就是国之功臣。
毕竟如今三足鼎立,便是北燕兵强马壮,也不敢轻易入侵别国,恐腹背受敌。
至少陈清玄心里是这样想的。
李长欢只是冷笑一声,道:“人先扣下,过了年关再说。”
上官慧拱手道:“是。”
她说完并未离开,李长欢便问道:“还有何事?”
“殿下。”上官慧道:“笠阳郡守为守国门,已经以身报国,杨家其余人皆战死,那位杨公子,要如何安置?”
杨岁锦是杨郡守的小儿子,因为年纪尚小,尚未婚配,如今整个杨家只剩他一人,这人要是安排不好,会寒了天下将士的心。
李长欢思忖片刻,道:“改日我进宫禀告母皇,请她定夺。”
“是。”
让她意外的是,第二天女帝身边的宫人来东宫传女帝口谕,让她在过年宫宴的时候把杨岁锦带进宫。
杨岁锦如今并没有住在东宫,李长欢为了避嫌,让人把他安置在宫外的一处院子,但这口谕是给她传的,似乎已经将两人绑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