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喻抬手大声道:“都起来吧,不用跪了。”
“陛下仁德!”
一个白发老者突然高呼,声音颤抖却洪亮。
周喻循声望去,发现是位拄着拐杖的老儒生身上的青布长衫虽然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守备太监立刻凑近低声道:“这位是南京国子监的前任祭酒,今年已经八十有三了。“
也是,一般人哪有可能走到这么近的地方来。
任何时代有些东西哪怕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周喻闻言特意走到老者面前,亲手将他扶起:“老先生请起。”
这一举动让周围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叹。
“老臣老臣”老祭酒激动得胡须直颤,浑浊的双眼泛起泪光:“能在有生之年得见天颜,死而无憾矣!”
“陛下不仅收复河套更让瓦剌草原俯首称臣,一雪土木堡之耻!整顿吏治肃清贪腐使得大明蒸蒸日上,更是以土豆和番薯活人无数,如今我大明国泰民安万国来朝全都是皇上一人之功,老臣如今有幸能够见到皇上就是现在闭眼也能含笑九泉了!”
周围百姓闻言也好像凑热闹一般纷纷高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周喻拍了拍老人的手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抬头看向了周围。
原本喧嚣的欢呼再次平息,所有人的目光好像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周喻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
“朕此番南巡,并非为了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解江南的民生疾苦,体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周喻的声音:“朕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听到真话看到实情,而不是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若是任何人身怀冤屈都可敲响衙门的大鼓,朕和内阁的大臣们都一定会追究到底。”
此话一出在场的官员们顿时噤若寒蝉,百姓们则欢呼雀跃再次高呼起了吾皇万岁。
直到这个时候周喻才重新看向眼前的老人:“大明的重新崛起并非朕一人之功便能做到,也得靠忠臣良将辅助朝廷上下一心才行,而这也得多亏大人这样的人辛辛苦苦为我大明培养人才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