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郜云宽等苏南地区的一些将领,对忠王李作成越来越不满,这也为日后苏州四王四将叛乱,投降李鸿章埋下了伏笔。
大桥角之战,虽然是一场小战役,但是战场的格局已经改变。
这已经不是太平军打不打得赢的问题,而是大桥角之战失败后,严重的破坏了忠王李秀成的反攻计划。
李秀成的苏南地区自己手中控制大一点的城池,也只剩下无锡和苏州了。
李鸿章想夺下苏州,彻底消灭李秀成。
而李秀成想通过无锡,夺下常熟,趁机反攻,让李鸿章以及他的部队从什么地方来滚回什么地方去?。
可没想到这场大桥角之战失败之后,李秀成的计划彻底被打乱。
李秀成在苏州停留没有几天,因为战况紧急,他就亲自赶往无锡坐镇,准备与无锡守将潮王黄子隆商议,再次纠集兵马与李鸿章决战。
可李鸿章却不给他机会了。
。
1863年10月中旬。
就在李鸿章取得大桥角战役之后的几天, 李鸿章的手下淮军并没有休整,而是趁着胜利的威望,继续前进。
李鸿章,刘铭传,李鹤章等淮军高层带领主力部队,直扑苏州外围的许墅关。
李鸿章放着无锡不打,竟然绕道去打苏州,实在令人忠王李秀成匪夷所思。
原来李鸿章是想打苏州就像吃萝卜一样,剥一点吃一点。
他的意见是先打无锡。
可洋枪队队长戈登他却不怎么想,他认为应该直接去打苏州,指导李秀成的老巢。
别看戈登与李鸿章是战友,是同僚,但同时也是竞争对手。
别看戈登是个洋人,但是他被朝廷封为提督,赏赐黄马褂,五眼花翎,是一个妥妥的朝廷官员。
朝廷也想利用戈登的洋枪队,来制约李鸿章,但是朝廷又想用李鸿章,左宗棠,来制约曾国藩,反正相互制衡,是慈禧太后的拿手把戏。
所以戈登他特别想抢先于李鸿章拿下苏州,取得这不世之功。
戈登想打苏州,李鸿章就随了他的意,便同意率军去打苏州。
无锡就放着了。
。
苏州许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