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朱允熞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援朝之初,哪怕再不支持的官员,在这个满朝文武必须上下一心的时候,也必须亮明一致对外的坚决态度。
    否则,就会被打上‘叛奸’、‘卖国’的烙印,然后被人攻讦。
    尤其是龙椅上面坐着的那位,可是手握兵权,心狠手辣一点不亚于洪武爷的永乐帝。
    但随着援朝之战正式进入反攻,胜利指日可待的时候,如何平稳国内政局,才是接下来的核心主题。
    在他们看来,仗已经打完了,恢复生计才是接下来的主要任务。
    打仗陛下要指着那些傻大黑粗,但治理国家你还能靠他们?
    到最后,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熟读圣贤的读书人?
    读书人帮皇帝治理天下,那才是应当应分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但作为皇帝,你不能一边让咱们这些士大夫帮你干活,一边又挖咱们的墙角,掘咱们的坟啊。
    学阁、农阁的那几个‘假’读书人在干什么?
    您派他们去地方又是清丈土地,又是建立免费蒙学,这不是要断咱们的根吗?
    这样下去不行,没有了咱们这些士族支撑,大明必亡啊!
    当李朝捷报一封接一封的到达京师,官员们的心思却早已不在战场,回到暗流涌动的朝堂。
    文人的战场不在舞枪弄棒,而在笔锋研血。
    当初弹劾路确、魏圭、童福山、苏根生等人,只是他们的第一步。
    目的就是拖延他们的脚步,让新政不能再这么施行下去。
    但核心的问题,必须解决苏谨!
    晋国公不亡,那他们这些士大夫就得死!
    看似没有硝烟,但背后却是两个意识的碰撞,是毫无退让的阶级对立。
    在这些士大夫看来,无论是英国也好,南朝安氏也罢,还是那个孤悬海外的倭岛,都不过是疥癣之患。
    真正的心腹大患,不在外而在内!
    永乐元年腊月二十八,这个举国上下欢腾庆祝着胜利,准备迎接新元伊始的日子,都察院骤然发起冲锋!
    接二连三的奏疏,如雪花般飞入皇宫,纷纷落在朱棣的案头。
    奏疏之上所言所指,俱指向之前朝廷委派钦差下到地方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国:老曹,我真不想架空你啊!神豪签到:一个暑假成为万亿神豪逃婚后和琴酒HE了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听说你是归途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综影视:拯救意难平男二们藏宝阁下九流:我的江湖生涯太阳神体:从为仙女解毒开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