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市委简单讨论了一下,决定巴州区和南江县一组,通江县和平昌县为一组,两组轮流施工,每次施工为期半年。”
“每个区县每期抽调十万名青壮年修铁路,政府负责接送。”
下面的民政局局长闻言举手站了起来。
“市长,但这各区县的人口总数不一致啊!这样做会不会有失公允。”
齐永平淡然一笑。
“我们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是人口最多的巴州区搭配人口最少的南江县。”
“不过这还不足以抹平人口数量差距,所以,我们决定调整区县公社行政区划,尽量在合理的范围内缩小差距。”
“这件事市委会马上成立专案小组,尽快完成调整。”
民政局长闻言笑了笑。
“我没问题了,齐市长。”
李丰微微点头,看向旁边的农业局局长。
“农业局有什么想说的吗?”
“抽调二十万百姓去修铁路,你们今年的生产任务还能完成吗?”
农业局长眉头紧皱,思索了片刻咬牙沉声道。
“能!”
巴中现在共有两百六十万人口,二十到四十岁的青壮年也就不到五十万。
抽调走二十万青壮年,对巴中的农业影响很大,许多重活累活都要分给年纪大一些的百姓了。
幸好,近几年巴中农机厂生产了很多农用机械,现在巴中每个生产队都有接近十台农用机械。
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台耕地机和拖拉机。
农村主要的重活就是挖地耕地和背东西,二十万人分到巴中一半生产队上差不多就是每个生产队出五十人。
这个年代老百姓都在家务农,但一个生产队出五十人也是极限了。
机器差不多能顶二三十个人,剩下的活就只能咬牙干了。
“好,那就这样定了。”李丰凝声道。
铁路要修,农业也决不能放弃,因为修铁路的工人也要吃粮食。
而且修铁路全是重活累活,伙食必须要好,所以农业也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