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对于这次的变法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单纯的是想改变目前积贫积弱的现状,单纯是想改换那些尸位素餐的朝堂官员,单纯是想实现自己对父亲和太皇太后许下的“海清河晏”的诺言。
当然,他也有私心。他想着三娘马上就要进宫了,他希望三娘能看到他的成就,能看到他的能力,更能相信他的决心。他想要成为她希望的那种君王,那种能为百姓谋、为天下谋、为苍生谋的明君。
她愿意进宫,说明她信他。他定然不能辜负她。
每每这样想着,赵顼的内心就被力量填满,他不怕那些阻挠,也不怕那些阴险的陷阱,因为他知道到他不是一个人,他身后站着仁宗帝、站着范文正公的庆历新政、站着太皇太后;他也知道他身边站着三娘、站着王安石、站着一批与他一样有抱负的官员。
既然整个朝堂风雨飘摇,人心不定,那就让风雨更大些,让人心更乱些。不破不立,立而后能定,定而后才能兴,兴而后能安。百姓安,则是国安。国安,则天下安。
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帝王,如是想着,也如是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