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原有支出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增加扶持援助西域项目、皇家科学院建设,以及铁路……朝廷财政能支撑多久?”
朱厚熜敛去心绪,沉吟道:“商会成员的回归,让朝廷回了好大一口血,再加上宝钞的适度超发,以及未来做多海外的变现,财政将不再是问题。不过有两个前提,一是不再额外开支,二是商会成员不撤回资金。”
“第二个前提不是问题。”李青说道,“信任已经有了基础,且又有李家这个大头,还有做多海外的特殊优待,商会成员没道理收回资金。”
顿了顿,“铁路建设,你可有具体想法?”
“一段放在天津卫,另一段放在眼皮子底下。”
一段放在天津卫是必须的,毕竟,那里有着北方第一市舶司,这是出于经济的考量,另一段在京师,则更多就是为政治了……
李青:“京师这段通向哪里?”
“你觉得通向哪里好?”
李青想了想,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英雄所见略同。”朱厚熜颔首道,“北通州是运河北部的起点,自京城至北通州这段路通上铁路,既兼顾了政治考量,也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货运成本……修铁路花的钱,不用多少年就能省回来。”
李青含笑道:“你终于能算明白这个经济账了。”
朱厚熜白眼道:“你这是多小看我啊?”
李青打了个哈哈,继而道:“如若南直隶顺利分成安徽和江苏,这第三段铁路可以修在南通州。”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朱厚熜微微点头,转而道,“其实你没必要再跑一趟关外,胡宗宪他们做的挺好,虽偶有有摩擦,却也不再是动辄血拼,且这件事也快不起来。”
“关外你去与不去都一样,这边亦然。湖南湖北也好,江苏安徽也罢,无非是费些心思罢了,我完全可以搞定。”
“你就歇歇吧,游山逛水也好,留住江南也罢,亦或回武当山……随你心情,未来,你的主战场也不在京师了,朝局的事就不要再操心了。”
对于父皇的大方,朱载坖有些不痛快,补充道:“永青侯若是歇足了无聊……也可以常来京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