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贺人龙虽然只是一个挂了一个副将衔的普通将领,按照朝廷制度最多只能领兵三千不能再多了,但贺人龙这一年来招降纳叛之下营中的真实兵力早已经突破了六千人。
且这六千多号人还都不是滥竽充数的炮灰,其中他原来的本部人马占到了三分之一,从沿边各镇暗中招募的逃兵也有三分之一,招降的高杰等一批农民军叛徒同样也占三分之一。
从这贺人龙手下兵源结构来看,基本上没有乌合之众全部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
为了养活这一批精锐贺人龙部只得像左良玉一样带头四处抢劫祸害百姓筹集军资,所以这贺人龙的名声那也是属于臭大街的那种。
但这贺大帅不在乎外人的看法,毕竟这种乱世手上有兵才是王道,手上没了兵那就是拔了牙的老虎任人拿捏。
像这种已经军阀化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这种心态,为了保存实力往往不会与敌人拼命,这回要不是李自成报仇心切一箭射死了贺人龙的兄弟,那估计贺人龙也不会和高迎祥、李自成拼命。
这贺人龙火气全开之后那战斗力也是十分强悍的,高迎祥、李自成、拓养坤、张天琳这四部农民军手上的披甲战兵加起来都差不多有两万人。
但这贺人龙仅凭着六千多号人就与高李等部在扶风县到岐山县一带大战几十场与义军互有胜负,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败退往凤翔府城。
如果在凤翔府的马科、尤翟文、夏镐等部没有见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而是全线出击支援友军的话,那估计这仗的胜败还是两可之数。
但这也不怪马科他们几个见死不救,毕竟这贺人龙名声在外经常卖队友,所以马科他们几个害怕被贺人龙给卖了也就没有去帮忙。
还有就是马科他们几个通过哨探和细作侦查到这帮贼寇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那披甲的战兵都有一两万人之多,且那闯贼高迎祥还有骑兵,所以马科他们几个见贼势凶猛也就不敢出战。
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几个撵着贺人龙到了凤翔之后,那马科他们几个见贼寇来者不善直接就弃城而逃一路窜到陇州去,反倒是贺人龙留在凤翔坚守。
所以这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几路农民军将凤翔团团围住,在此期间贺人龙组织过几次突围行动但都被农民军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