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之英雄,吾之仇寇岛,相对于那些世界主义理想者,还是苏联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看起来更顺眼。
实际上,不仅仅是苏联,除了英法以外,其他列强国家绝大部分不介意如今国际秩序的崩坏,但更多的希望对英法取而代之。
……
随着1928年的悄然到来。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在中东大地上发生了,奥斯曼帝国凯末尔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式出台,并且在奥斯曼帝国这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国家实施。
而这位奥斯曼帝国的铁血独裁者,第一刀就砍向了在奥斯曼帝国根深蒂固的阿拉伯教。
不同于一般的改革者,凯末尔虽然年轻,并且是刚刚登上政治舞台上的新人,但他对这个国家的操控力,丝毫不弱,而他最大的底气就是奥斯曼帝国军队。
军队出身,掌握着兵权,同时又富有理想和活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已经可以预想到一些结果。
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
凯末尔正在和奥斯曼帝国新苏丹,穆罕默德七世进行“交流”,老苏丹穆罕默德六世,没有撑过去年。
这倒不是凯末尔政府做了什么手脚,穆罕默德六世的确是死于疾病,当然,政变可能加速了这一过程。
因此,他的幼子,在凯末尔扶持下,成为帝国的新苏丹,也就是穆罕默德七世。
凯末尔这个独裁者躺在沙发上对穆罕默德七世说道:“苏丹陛下,今年开始,我们要把政府迁徙到安卡拉去,安卡拉在小亚细亚半岛高原地区的腹地,群山环抱,易守难攻,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
“反观伊斯坦布尔,它的地理位置,对于如今帝国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在帝国强盛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伊斯坦布尔,作为控制欧洲领土的战略支点。”
“但是19世纪以来的历次战争,充分证明了,随着帝国实力衰退,伊斯坦布尔不再适合作为帝国政治上的中心,不仅容易遭到大国的侵扰,甚至希腊,保加利亚这种小国,都可能威胁到伊斯坦布尔的安全。”
“除此外,因为前几任政府的不作为,帝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