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活不下来,那东非能选择的道路就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像沙俄那样原地爆炸,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第二种则是发动战争,把矛盾转移出去。
而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控的,尤其是第一种情况,显然是当前政府最不能接受的。
至于第二种,如果失败,就会像前世的德国一样,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至于前世德国发展的不错,那只不过是美国放松了对其经济限制,甚至因为制约欧洲的需要,还要在特定阶段,支持其发展。
战败国的结局,取决于战胜国的态度,至少在他战败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完全被战胜国所掌控。
而东非这种大国如果战败,毫无疑问,其他国家不会给东非哪怕一丝翻身的机会,就像前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境况一样。
所以,即便不得不发动战争,东非也要在战争完全可控的情况下,才会入场,而在此前,东非必须保证本国经济和社会秩序不提前崩塌。
恩斯特说:“国际上,我们也可以和德国,美国等国家达成一些共识,从而进一步扩大世界自由市场的范围。”
之所以把德国放在美国之前,那是因为德国面临如今世界的关税战,它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着急,东非和美国好歹有体量和规模,甚至是一定基数的殖民地。
而德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原材料和市场都十分匮乏,如果只是经济上的竞争,那德国自然没有问题,但现实情况是世界的原材料和市场,是由政治和军事决定。
就比如印度,他可以不买德国人的账,但是他们绝对不敢忤逆英国人,因为当下英国人是印度人的主子。
所以,英国人不让印度买卖德国商品,那印度人就必须执行,这样英国就实现了对印度经济的独占。
而德国想进入印度市场,那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军舰开到印度,并且击溃驻印的英国军队。
这是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但现在显然还到不了各国大打出手的时候,所以包括德国,东非,美国这些后发国家,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暂时联合起来,打破英法等传统殖民帝国对大部分世界市场的垄断。
典型的例子,就比如上个世纪末,美国在远东帝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就是为了强行从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