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吃过饭,李信骑车去了一趟邮局,顺便把电报给对方先发过去了。
    结果第二天,他收到了新的电报,是星辉周刊曲副主编的电报。
    内容也很简单,就是经济方面的书籍,莫说他们周报,即便是其他大型报社,也不敢轻易发表,多数以红色为主题的书籍才会被出版。
    即便是周刊,也很少很少,而且他们周刊跟经济学方面不沾边。
    简单讲就是周刊和周刊不一样,你要有几个主题,比如你发表的内容是关于社会的,那么你就只能发表这一内容的,这是为了让读者好区分,订阅报纸周刊时,可以大胆选择。
    你喜欢看军事,那就订阅一个出军事方面的周刊,那绝对不能让你失望,除了军事没其他的,最次都是和军事相关的话题。
    而他们周刊,和经济完全不符,所以他发电报来,又开始跪求了。
    星辉周刊是因为苏宇发表过【乌托邦城下之乌云】后才找到的他,而这本书主要是探讨地震后事情,是人性,是金钱,是生活。
    这说明星辉周刊,也是同一渠道的,可以谈社会,可以谈人性,可以讲一个凄美的故事,但不要谈经济。
    之前是他疏忽了,这还真不是他敢不敢发表的问题,而是与人家主题不匹配。
    既然答应了,他当然不会食言。
    又让李信去发电报,意思是他答应了,一周后给他答复。
    没办法,经济学方面他懂得不多,只是了解未来走向,结合实际,写了一篇十万字的稿子。
    他拖拖沓沓花了半个月,这次他答应一周那就必须拿出成绩来。
    结合周刊的主题,那他只好编一个好一点的故事了,起码对得起人家千字十五元的稿费。
    苏宇在埋头创作,而另一边,四九城,星辉周刊。
    曲越民办公室,他拿着厚厚一沓稿子,陷入深思。
    这是苏宇寄过来的经济方面的稿子。
    他看了一章,发现写的非常棒,如果他们周刊是可以发表经济方面的文章,他还真有可能冒死发表。
    怎么说呢,不成可能会被受连累,但一旦成了,那就是名垂千古,历史留名啊。
    文章中提到的一些改革,一些大势所趋,他是可以感受到,并非臆想,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废土:杀戮成神爹爹开门,系窝呀!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最狂邪医十年古刹无人问,一朝归来天下知穿成农妇,手握系统让全家吃饱饭重生:前夫寡情?姐这辈子不嫁了鬼灭之刃:炭治郎重生,开局变成鬼被甩后,我医武双绝,你求复合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