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8)页
造一个乡村文化记忆馆,将村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进行系统整理和展示,让村民和游客更好地了解村庄的发展历程。”林正说道。
    周胜点头表示认可:“这是个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好举措。我们可以收集村里的老照片、传统农具、手工艺品、历史文献等,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陈列展示,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等,生动地讲述村庄的故事。”
    于是,村里开始积极筹备乡村文化记忆馆。村民们纷纷响应,拿出家中珍藏的老物件,为记忆馆的建设贡献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和整理,记忆馆终于建成。
    走进乡村文化记忆馆,首先看到的是“历史沿革”展区。这里通过一幅幅老照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村庄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变迁。从古老的村落布局到现代的新农村建设,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村庄发展的重要时刻。旁边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地契、族谱等历史文献,让人们了解到村庄的历史渊源。
    “原来我们村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呀,这些老照片和文献让我们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一位村民感慨地说道。
    “民俗风情”展区则充满了生活气息。这里陈列着各种传统农具,如犁、耙、风车等,展示了过去村民们的农耕生活。还有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编织等,体现了村民们的心灵手巧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墙壁上挂着一些传统节日的图片和介绍,如春节的拜年习俗、端午节的赛龙舟等,让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
    “小时候过年,我们就是这样拜年的,这些场景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一位老人看着图片,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多媒体展示区循环播放着村里的老人们讲述的故事,有关于村庄传说的,有关于先辈们艰苦奋斗的。视频中,老人们用朴实的语言,生动地描绘着村庄的过去,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乡村文化记忆馆成为了村里的文化宝库,不仅让村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乡村文化的窗口,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周胜,我觉得咱们可以搞一个乡村亲子国际文化交流论坛,邀请国外的文化学者、教育专家以及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探讨
第(5/8)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这个妖师有点无敌陈炎彬纪元:星辰彼岸的火焰傲娇学姐跟我狡辩,说梦里没有我港片:我东星仔,以德服人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开局逃婚,疯批太子穷追不舍重回八零:我开局侦破惊人腐败案官运:青云之路不从圣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