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黄明到任后选择按兵不动。
    虽然他眼馋清河的地皮,总想从清河的市政工程里搞点油水。但是,清河太透明了,清河所有招标程序都对外公开,而且完全公布上网。
    从程序上来说,黄明找不到私相授受的可能。
    所以,他到任之后,还真的积极地到各县市区调研考察。这一通考察下来,确实让他看到了一个新项目:桐梓县的职业中专校区改造工程。
    他和白贤良很有默契,两人互相塞了一个‘工程队’进去。
    再然后,他盯上了医疗系统。
    他给市人民医院的党委书记、院长打招呼,人家不得不遵从他的命令。
    另外,他开始研究人事。
    人事调动是个肥差,黄明近乎明码标价。
    他的胆子很大,做法很激进。
    在他看来,目前乾州市,只要和苏希井水不犯河水,没有人能动到他。而且,他觉得自己已经给了苏希足够的面子:在老子身为一把手的情况下,没有动你们清河,已经够给脸了,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黄明认为自己给了足够的‘善意’。
    尽管这种善意是他基于实力的地位出发,综合考量的。
    他在积蓄力量。
    他在培植班底。
    他在积累起足够的能量之前,他不会去动清河那块蛋糕。
    但这不意味着他会放过这块蛋糕。
    黄明可不是善男信女。
    不过,话说回来。黄明这位市委书记着实当的憋屈…他身为一把手,居然要在苏希这位下属面前玩‘高筑墙、广积粮’的把戏。
    不过,他这段时间的‘倒行逆施’并非没有反对者。
    尤其是在人事提拔方面,市委副书记韩斌没少跟他唱反调。
    书记会上拍桌子,五人小组会上骂娘。
    到了市委常委会上,这位韩斌依然大声斥责:“…我不同意曾黎民担任市财政局局长,他是有污点的,他身上还背着党内严重警告。当初如果不是有人力保,他就拿下了。让他当财政局局长,不就相当于让耗子守着油桶吗?我坚决不同意。记录员,把我的话完完整整的记录下来。”
    韩斌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打紧,同时还攻击黄明: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