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中的带着嘲讽,都是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主,也好给大统领一个台阶下,
和孝成本有些苍白的脸色,听到副将的言语,脸色这才好了些许,
“哼,什么桀骜不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文武都不成,怎能压住那群兵痞,洛云侯可是实打实的杀神啊,”
叹口气,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君命之下,如何敢不从,就是去了京南,五万大军看似多,但一想到王子腾所部惨败,就能知道太平教也不是泥捏的,军中之人,自然知道军中之事,何用,胡乐都是悍将,河东河西两郡兵马尚且算是敢战之兵,一朝败北,前途堪忧,
正在忧心之际,忽然从队伍后面,赶来一队禁军,到了近前拜道;
“何统领,太上皇密报,”
也不等说话,就把圆筒递了过去,
和孝成一愣,现在才传出密令,是不是晚了,赶紧伸手接过来,仔细查看,封漆口,是有着暗纹,错不了,
但并未着急拆开,反而眼神落在传令的禁军身上,问道;
“不知长乐宫太上皇如何了?”
“将军,末将不知,末将接到夏公公传来的密信,就马不停蹄从宫里出来,路上不得停。”
传令校尉喘着气,一路走得匆忙,哪里能见到太上皇,
“那夏公公可有交代?”
和孝成赶紧追问,太上皇修道,一般人不得见,见不到反而是真的,但夏总管可有暗语交代,
“回将军,倒是说了一句,止戈为武,蓄势待时。”
校尉低着头,小声地说话,其实他心中也怕,禁军内的事,都是明事,牵扯其中,心中不安,
此话极为简单,止戈为武,那是以和为贵,而蓄势待时,则直白的告诫主将,不要贸然行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保存力量为主,所以暗语就是保存实力,和孝成苦笑一声,换做是其他人,别说保存实力,就是不奉军令都敢,可是在洛云侯手下为将,他可真的会动刀子的,
“本统领知晓,你回去告诉夏总管,本将只能尽力而为,他会明白的,”
“是,统领,末将这就回去通传。”
好似逃跑一般,拜别完,打马就跑了回去,转眼间就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