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脑勺静静的,没有说话。
麦明河不知道它是不是在等待自己继续解释,更不知道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她不由自主地继续说下去,好像用声音填满寂静,就能延缓未知的下一步到来。
“女模特旁边是一块镜子,图片处理时,把她的镜中倒影给抹掉了,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就能发现。但是为什么抹掉倒影,又为什么会多出一只手呢?我刚才想了半天也不懂……直到我试着去理解文案第一句话,‘多重映像,拥抱可能’。
“这句话含含糊糊的,不太好理解,可是也能总结出几个信息点。一,有不止一个映像;二,映像不一样,所以才有可能性之分;三,我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可能性。”
对着一个凝固般的后脑勺,试图解释自己刚才的思考过程,实在有一种做噩梦般的荒谬诡怖感……
更何况,就在麦明河身后隔间里,打开一半的门后,还有另一个后脑勺在“看”着她。
一前一后两个背影,仿佛镜像似的,把麦明河夹在中间。
“虽然有点异想天开……但我根据这句广告文案想到,会不会广告图片里,被抹掉的镜中映像,跟真实是不同的呀?一个是在碰杯,一个是在自饮。
“为什么要抹掉镜中映像呢?因为保留下来的话,只要看看镜中映像,就知道哪一边是碰杯,哪一边是自饮了。如今通过某种技术,抹去了大部分映像,只留下了唯一一个不同,也就是举着酒杯的第三只手。
“这样一来,看见图片的人,就不知道真实拍摄的女模特实际上到底是在碰杯,还是在自饮了。”
也就是说,分不清映像和真实了——想到这一步,剩下的也就好判断了。
毕竟广告文案是“相聚此刻,共享柔醇”;相较而言,肯定是二人碰杯的场景,能够比独饮更好地诠释“相聚”、“共享”这样的概念。
这样一想,真实拍摄场景,应该就是与文案相符的“碰杯”。
麦明河也正是抱着这个念头,才从左边隔间出来的。
如果现在是上了年纪的状态,哪怕头脑清楚,麦明河觉得自己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这样“异想天开”的。
这种“异想天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