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西南大区“黑豹特种大队”里调研采访,军报记者武雷看到了这则“海选”公告。
不到400字的“选调指南”上,列出了报名所需的基本条件。
看到这些条件,军报记者武雷不禁心生疑虑:“都说特战队员是‘尖刀上的刀尖’,这些标准是否过于简单了?”
“我们有过同样的顾虑。”大队长刘武严肃地告诉记者,在确定报名标准的时候,他们曾举棋不定;
不知道应该设置一个什么样的“门槛”——标准太高,怕符合者寥寥无几;标准太低,又怕招来的差距大。
“其实,标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在讨论中,大队参谋长何秋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过去特战基础训练所淘汰的士兵中,不少人的考核标准甚至可以达到优秀。他们退出的原因,往往是吃不了特种兵的这份“苦”。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并非要招募现成的特战队员,而是要招揽一批想要成为特种兵的‘种子’。”
经过反复斟酌,刘武与他的大队领导班子们终于统一意见:就按照成为一名特战队员最基本的标准,设定报名条件。
对照最终发布的公告,刘武向记者逐条解释了每项标准的含义:自愿服役至下一个军衔级别,是为了保证特战岗位兵员结构长期稳定;
无训练伤病史、心理疾病史和恐高症,是基于遂行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
而身高、学历要求,则是出于能够操作部分武器装备考虑;
至于基础体能成绩,考虑到特战队员的训练强度,故将标准设定为步兵专业考核“优秀”分数线。
“对于训练尖子而言,想要满足这些标准并不难。”刘武话锋一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为我们黑豹的一名特战队员很容易。”
正说着,刘武向记者武雷展示了80名入围者将要参加的“猎人集训”方案。
在接下来1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些从未经历过特战专业训练的战友们将要完成40余项课目训练,其中包括极限体能、极限生存、极限心理等诸多极限训练内容。
“无法完成训练,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