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准备发射一套全部由机器人组成的,火星基地舱上去。”
“探索火星基地建设技术。”
杨庆看看时间。
026年。
时间过的真快。
“发射的时候,都会去看。”
杨庆首先表明了态度。
支持,这个必须支持。
“火星都这样了,月球那,现在到哪一步了?”
杨帆放下行李。
坐到杨庆身边。
其他人也凑了过来。
“建筑机器人已经发射到月球了。”
“正在建设基地。”
“首先建的是占地三亩的月球立体农场。”
“有了这三亩地,基地的维护成本就会极大降低。”
“而且最近我们的实验室已经研究出了一部分活化微生物。”
“可以改良月球土壤。”
“活化月壤中的营养元素。”
“我们也培育出了一些耐低氮的植物。”
“可以减少从蓝星向月球输送碳氮的量。”
“加上人体循环释放的元素,大体上可以满足农场的需求。”
“未来随着我们和月球的联络越来越密切,我们建设的农场会越来越大。”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建设月球,一个人能够发挥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总有一天,月球上会出现一个巨大的城市。”
陈红等人一脸惊讶。
“这就要建造三亩大的农场了?”
“这么大的农场,最少可以养活十个人吧。”
她说的是立体农场。
“农场的产出规模起来了,他们是不是可以养殖小动物了,比如兔子。”
“这样也有了蛋白质来源。”
女人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不过并不准确。
“目前来说,螺旋藻更适合作为蛋白质来源。”
“除了螺旋藻,黄粉虫也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来源。”
“另外小麦水稻,都是全能食物,大量含有碳水和蛋白质。”
“相对于兔子,可能鸡更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