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寒意正浓,凛冽的北风如刀子般刮过大街小巷。
    正阳门外大棚栏西首,一座气派非凡的楼阁静静矗立,这便是远近闻名的云烟阁。
    五间宽敞的门面,清一色青砖砌就,直抵屋顶,砖面纹理清晰。七重歇山式的灰瓦屋檐层层叠叠,挑出足有六尺之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
    二楼环绕着朱漆栏杆,栏杆间镶嵌着琉璃花板,在黯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微光。楼阁正中,高悬着一块鎏金匾额,上书“云烟阁”三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每个字上方都罩着水晶片防风灯,待到夜幕降临,灯火亮起,将这三字映照得熠熠生辉,数里之外都清晰可见。
    门前五级青石阶,上面凿刻的防滑凹痕深浅不一,那是无数人脚步留下的痕迹。两侧的拴马桩共有十二具,皆为铸铁所制,桩身刻槽深半寸,那是近十年间被缰绳反复磨擦出的印迹,无数达官显贵、江湖豪杰在此驻足。
    步入云烟阁大堂,三十张柏木八仙桌整齐地按照《九宫格》布局排列开来。每张桌心都嵌着黄铜火锅,火锅下烟道与地下陶制总管相连,巧妙地将热气与油烟排出,使大堂内始终保持清爽。
    此时正值饭点,火锅里汤汁翻滚,食客们围坐桌旁,谈笑声、劝酒声此起彼伏。
    北面墙壁前是一座戏台,宽达三丈二尺,台面铺设着南洋硬木,质地坚硬且纹理细腻。戏台上,旦角正踩着节奏,迈着轻盈步伐,脚下的厚底靴踏出清脆的梆子声,一出《鸣凤记》引得台下食客纷纷叫好。
    (明代戏曲是宋元南戏、金元杂剧衍化的艺术,代表作为《琵琶记》、《浣纱记》。《鸣凤记》以时事入剧,写的是杨继盛等人同奸臣严嵩的斗争。)
    跑堂伙计们斜挎着棉套食盒,在桌椅间灵活穿梭。食盒内部分为九格,设计精巧,上层放置热菜,用锡胆保温,确保菜品上桌时依旧热气腾腾;下层盛放冷盘,垫着碎冰碴,让冷食始终保持冰爽口感。
    后厨之中,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身着窄袖短衣的厨娘们个个身手敏捷,手中熟铁炒勺上下翻飞。勺柄处设有机括,可伸缩一尺二寸,方便她们在大锅中翻炒食材。
    灶台之上,青焰猛地窜起三尺之高,这是按照图纸改良而成的猛火灶,火力强劲。进风孔调节钮上清晰刻着“文武火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都市:现在染上读瘾,以后就敢读博!最狂邪医爹爹开门,系窝呀!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非常炸裂,天生锦鲤体质死后才知,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哭成狗刚穿回来我就撞上了国运战场狂龙下山,美女总裁倒追我汉末之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