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神教文成武德、仁义英明教主东方令曰:贾布、上官云遵奉令旨,成功而归,殊堪嘉尚,着即带同俘虏,上崖进见。”
上官云躬身,大声道:“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随后,一行人沿着石阶上崖,石壁陡峭而湿滑,众人小心翼翼地前行。经过了三道铁门,每一处铁闸之前,均有人喝问当晚口令,检查腰牌。守卫们目光犀利,仔细地打量着每一个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到得一道大石门前,只见两旁刻着两行大字,右首是“文成武德”,左首是“仁义英明”,横额上刻着“日月光明”四个大红字,字体刚劲有力。
过了石门,只见地下放着一只大竹篓,足可装得十来石米。竹篓陈旧,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竹香。
上官云上前一步,喝道:
“把俘虏抬进去。”
易华伟、向问天、盈盈三人弯腰抬了担架,跨进竹篓。竹篓内空间狭窄,三人挤在一起,显得有些局促。
铜锣三响,声音沉闷而悠长,竹篓缓缓升高。原来上有绞索绞盘,将竹篓绞了上去。竹篓上升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竹篓不住上升,易华伟抬头上望,只见头顶有数点火星,是崖顶的灯火,这黑木崖着实高得厉害。
盈盈伸出右手,握住了他左手,轻轻捏了捏,易华伟反手扣住任盈盈手掌,两人相视一笑。
黑夜之中,仍可见到一片片轻云从头顶飘过,再过一会,身入云雾,四周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了。俯视篓底,但见黑沉沉的一片,连灯火也望不到了。
过了良久,竹篓才停。上官云等抬着任我行踏出竹篓,向左走了数丈,又抬进了另一只竹篓,原来崖顶太高,中间有三处绞盘,共分四次才绞到崖顶。每一次换乘竹篓,众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出了差错。
众人抵达崖顶,太阳已高悬天际。日光倾洒,照在一座汉白玉砌就的巨大牌楼之上。牌楼上“泽被苍生”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从牌楼到大门之间,一条笔直的石板大路向前延伸,石板平整,缝隙细密,一看便是精心铺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