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他们对面的一名老妇人在向身边的青年抱怨:“坐‘大酒桶’就好,‘轻快’太费钱了……”
年轻人笑着表示自己刚涨了薪水,足够支付“轻快”的车资。
而那老妇人则是不停地絮叨着。
舍勒尔很快便听明白了。
所谓的“大酒桶”是一种能搭载10个人的大马车,比较拥挤,但每人只需9苏就能坐到兰斯。
而他们坐的这种6人的马车被称为“轻快”,价格贵不少,不过也比较舒适。
他有些后悔,刚才应该多打听一下,就能再省点儿钱了。
马车在轨道上走得又快又稳,当天中午就已经进入了洛林。
舍勒尔看着窗外不断向后飞掠的树木,心中感叹法国的交通便捷。
这时对面的年青人对老妇道:“奶奶,幸好战争结束了,否则轨道被军队占用,我们就得雇马车去参加姐姐的婚礼了。”
“雇什么马车?太贵了。”老妇人立刻摆手,“那样的话当然是走着去了……”
舍勒尔闻言突然愣住。
是的,这种木轨道运输不但速度快,而且费用低廉,运输量也比普通马车高出几倍。
如果用来运送军队的后勤物资,效率简直太惊人了!
他不禁心中黯然,看来法国能战胜英普奥联军并不是靠运气。
他作为贵族,必须要学一些军事课程,所以很清楚强大的后勤运输能力对战争的重要性——比如联军那边只有100发炮弹运到前线,法军却运来了500发,这还怎么打?
舍勒尔随之冒出来一个想法,如果当初皇帝陛下详细考察过法国的交通运输能力,是否就会收回开战的决定?
随着越来越深入洛林,空气中开始出现一种酸苦的气味,同时随处可见浓浓的黑烟飘至半空。
对面的老妇人用手帕掩住嘴,不时便会咳嗽一阵。
她盯着不远处一根极粗的浓烟,对孙子抱怨道:“这里的人,咳,到底在焚烧什么?”
年轻人笑道:“那应该是焦炭厂,他们在烧焦炭。那东西可以用来炼钢。年初给您买的那把非常锋利的剪刀,就是这里生产的。
“瞧,那边比较细的烟雾是蒸汽机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