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大周帝国十四年,四月。
    飞熊军传来最新探查报告,北川北部并未发现鬼先生徒众。
    但是根据沿途相关痕迹,基本上可以确定,此前不久,确实有大批路人穿行北川,而且并非当地的印第安土着。
    至于姬宫湦提及的新作物,飞熊军确实在当地印第安土着部落发现不少。
    但是并没有像姬宫湦描述的那么完美,尤其是新作物的产量方面,大多只有姬宫湦所说的一半左右。
    遵照姬宫湦的命令,飞熊军将新作物打包,随后通过船只运回中原。
    对此,姬宫湦却异常满意。
    本就不指望印第安土着部落,能够培育出新作物的优良品种。
    现如今,大周帝国制种育苗体系已经十分成熟。
    无论是什么新作物,均会采取饱和培育方式,宁愿浪费大量田地与人力,也要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
    收到打包送回来的新作物,姬宫湦确认无误后,立即安排人手建造琉璃大棚,随后开始进行多样化栽种。
    至于印第安土着部落,根据飞熊军的接触情况,发觉其等颇为和善。
    甚至在语言完全不通的情况下,见到手持武器的飞熊军甲士,非但没有感到害怕,反而热情上前,努力进行交流。
    有时候,甚至会安排族人,给飞熊军甲士送上水与食物。
    面对如此和善的印第安土着部落,飞熊军甲士自然不能恩将仇报,而是不断尝试与印第安土着部落交流。
    交流过程中,飞熊军甲士曾展示大周帝国的耕种方式,印第安土着部落纷纷表现浓厚的兴趣,甚至通过有限的手势,表达希望飞熊军甲士能够继续其等的请求。
    飞熊军甲士为便于继续推进,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
    将十多个相距较近的印第安土着部落,划分为一个教学区域,随后由每个印第安土着部落派出十名青壮,到华夏教学点集中学习。
    所谓的华夏教学点,即长期教授华夏文化与各项技术的场所。
    前期先划定一片相对平坦与开阔的空地,接着以伍为单位,派遣五名飞熊军甲士,负责指挥前来学习的上百名印第安青壮。
    印第安青壮的学习内容,除华夏语言与文字外,更多的是与修建华夏教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四合院:开局奔赴长津湖,立大功爹爹开门,系窝呀!斩神:我和林七夜甜甜甜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重生70,开局被分家七零,救个人怎么就要结婚了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灵根差?我靠双修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