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宣太史柸欣然领命:“诺!”
姬宫湦当即示意内史伯朙,拟写相关的王命诏书,随后才朝众人简单询问。
“可有人对此事有异议?”
众人纷纷摇头,就连一开始为了争抢出使吴国,而直接辩论的太督内史冂与副内史卫桐子,也都选择放弃。
或许在众人的意识之中,姬宫湦是一位极其注重人才的天子,尤其是能建功立业的人才,更加会得到特别重用。
但有一点,需要主动避让。
那便是不能形成门阀,尤其同为一个家族的人,除非才智特别突出,而且正巧是大周帝国急需的人才。
在此之前,卜师廿曾向姬宫湦提议,需要让朝堂的显赫家族趋于平衡。
大周帝国曾推行姓氏合流,而且不再将姓氏当作身份象征,只要是大周帝国新国人,都可以自行寻姓起名。
若是实在想不到姓甚名谁,可以前往各地属寮,由官吏帮忙寻姓起名。
在此背景下,大周帝国涌现大量姓氏名字,虽然大多比较简单,但是始终在不断蔓延。
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周帝国便会出现成千上万个姓氏,而且其中不乏稀奇古怪的姓氏。
伴随着异姓婚丧嫁娶,一些姓氏的人数会增多,另一些姓氏的人数则会减少,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此背景下,姬宫湦曾经谋划,同一个家族的人在朝堂为官,其中一个人必须改姓,否则同一个家族的,很难得到重用。
内史一门最为显赫,姬宫湦早就帮他们取好新姓氏。
只可惜事态有变,姬宫湦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