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揭露燕侯衮枉顾燕国青壮性命的真相,接着宣扬大周帝国优待主动归降者的国策,最后强调负隅顽抗者的凄惨下场。
经过接连不断的喊话,本就进退两难的燕国青壮,很快便作出明智的抉择。
尤其是家乡本就在燕国南部的青壮,只要主动归降,襄助大周王师夺取燕国南部,自己不仅可以活命,还能间接保全家中的妻儿老小,避免被燕侯衮继续送来填线。
至于家乡在燕国北部的青壮,也顾不上家中的妻儿老小,纷纷跟随燕国南部的青壮,主动归降大周王师。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燕国青壮选择主动归降。
即便燕侯衮不断下令,强行督促燕国青壮南下,依旧无法改变溃败的现实。
郑黙与张鲀随即改变策略,以主动归降者为先锋,反攻燕国腹地。
短短半个月时间,便向前推进上百里,燕国都邑已经近在咫尺。
燕侯衮见状,再也藏不住。
派遣所有驻守都邑的甲士,前去阻挡主动归降者,自己则携带家眷心腹与钱财珍宝,往东逃窜至海岸,随后搭乘大型渔船出海远遁。
由于骁骑军与飞熊军是以吞并燕国为目标,因此并未派遣船只到燕国海岸拦截,让燕侯衮得以成功逃脱。
姬宫湦收到奏报,并未怪罪郑黙与张鲀,反正赞赏骁骑军与飞熊军,以最小的伤亡代价,成功吞并燕国。
燕侯衮虽然成功逃脱,但是燕国社稷已经不复存在,即便燕侯衮是鬼先生七大寰主之一,也不过抱头鼠窜之辈,根本不足为虑。
骁骑军与飞熊军的重心,便是尽收燕国所有疆域,将燕侯衮的支持者揪出,为姬宫湦设置渔阳郡与辽西郡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骁骑军与飞熊军还将继续往东北推进。
骁骑军先是径直北上,抵达草原后再往东。
飞熊军则越过姬宫湦前世的山海关一带,随后正面向山戎剩余部族进军。
似乎是对燕侯衮极为痛恨,山戎剩余部族得知燕国被大周帝国吞并,燕侯衮仓皇逃往大海深处,纷纷对大周王师表示感激。
郑黙与张鲀连忙派遣长羽甲士,赶往恒山郡,利用刚刚开通的电报线路,向姬宫湦询问应对之策。
姬宫湦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