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叹了一口气,放下茶杯,揉了揉太阳穴:“正是如此。朕既不愿看到父皇暴怒之下大开杀戒,也不愿军中积弊继续蔓延。欧阳卿,你可有两全之策?”
欧阳伦微微躬身,语气沉稳:“殿下,臣以为,此事可分两步走。其一,我们可在奏报中稍作修饰,将问题的严重性适当淡化,同时强调我们已经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清理了大部分有问题的官员。如此,陛下即便知晓,也不会过于震怒。”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其二,”欧阳伦继续说道,“我们可在奏报中提出一套整顿军纪的长远之策,例如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定期对军中官员进行考核与核查,同时加强对军中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一位官员都能识字明理。如此,既能向陛下展示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也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朱标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妹夫果然深谋远虑。此策既能安抚父皇,又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他顿了顿,又有些担忧地问道:“不过,父皇精明过人,若他发现我们有意淡化问题,恐怕会更为震怒。此事风险不小,妹夫可有把握?”
欧阳伦神色坚定,拱手答道:“陛下放心,臣会在奏报中详细列举我们已经采取的措施,并强调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太上皇虽严厉,但也明察秋毫,定能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
朱标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此事便依你所言。不过,欧阳卿,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行事。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向朕禀报。”
欧阳伦郑重其事地点头:“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语气深沉:“军中积弊,非一日之寒。此次整顿,虽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却也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妹夫,你我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欧阳伦走到朱标身旁,低声说道:“陛下心怀天下,臣必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完成此重任。”
朱标转过身,拍了拍欧阳伦的肩膀,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有妹夫在,朕心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