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平和却带着威严:“此事关系重大,你们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李文远等人见状,心中稍安,知道老相国并未袖手旁观,便将自己等人的计划和担忧一一禀报。李善长静静听着,心中却在不断权衡利弊,思索着最佳的应对之策。
李文远将欧阳伦的考核制度及淮西党的应对计划一一禀报,李善长听完,微微眯起眼睛,缓缓说道:“欧阳伦此举,确实是想动摇我们淮西子弟的根基。不过,你们所提的计划,虽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够周全。”
李文远恭敬地问道:“老相国有何高见?”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沉声道:“欧阳伦如今深得陛下信任,我们若公然反对,只会引火烧身。与其硬碰硬,不如以柔克刚。你们可以在考核中做些手脚,但不可过于明显。同时,我们还要在朝中争取更多支持,尤其是那些中立派官员。只要他们在朝堂上为我们说话,欧阳伦的计划便难以顺利推行。”
李文远点头称是:“老相国果然深谋远虑,我等受教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蓝玉与王振山、赵明德已到。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蓝玉与王振山、赵明德已到。李善长闻言,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心中暗自思忖:“蓝玉竟然也来了……看来此事确实非同小可。”
李善长对蓝玉的到来既感到意外,又有些担忧。他知道,蓝玉自从被免去一切官职后,便一直深居简出,几乎不再参与朝堂事务。此次他亲自前来,显然是因为欧阳伦的考核制度触及了淮西党的根本利益,逼得他不得不重新出山。
然而,李善长心中也有一丝隐忧。他担心蓝玉因被免官而一蹶不振,失去了往日的锐气和魄力。若是如此,蓝玉即便出面,恐怕也难以在应对欧阳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更让李善长担心的是,蓝玉是否对自己心存芥蒂。当初蓝玉被免官时,李善长虽为淮西党的领袖,却并未全力为他争取,而是选择了明哲保身。他担心蓝玉因此对自己心生怨恨,甚至怀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