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科学院王徽院士团队的指导下,训练出了一大批合格的铁道工程师以及铁路工人。
    铁路于国家、百姓之利,无需朕多说,众卿想必都知道。因此,如今是该考虑修建第二条铁路了。
    今日诸位便议一议,这第二条铁路该修在哪里,起始定在何处较为合适。”
    听刘升讲完,众臣便低声交流起来。
    “京城这条铁路花了多少银子?”
    “听说花了三十多万两。”
    “才二十几里就花了三十多万两?那岂不是一里就花费一万多两银子?”
    “确实如此——这第二条铁路不知要修多长,若是太长,今年国库又将多出一大笔支出啊。”
    “虽说铁路民用之后也盈利,但到目前为止,数月盈利不足千两,想要回本不知得等到何时。”
    开口不离银子的几乎都是财政部官员。
    显然,在多数财政官员心中,铁路这种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的投资,必须得慎重。
    若非刘升威信极高,说不定财政官员中便有反对修建铁路的。
    说到底,还是这些官员对铁路于国家的作用了解不够全面,或者说没亲眼见识到便总有怀疑。
    相较于财政部,交通部、民政部官员是议论起来最兴奋的。
    交通部就不必说了,专司交通事务,只有国家大修铁路、官道、河道,他们的权利才能凸显乃至扩大。
    至于民政部,则是认识到,铁路确实有利于地方民生、经济的发展,不论于国于百姓,都是一件大好事。
    没理由不支持。
    半小时后,交流停下,民政部左侍郎袁继咸起身道:“陛下,臣以为这第二条铁路当在北直隶修建,以京师、天津卫为终始点。
    如今国家将兴海运,北方天津卫港口就变得格外重要。
    若有铁路连通京师,不仅可以缓解京津段运河的压力,也有利于朝廷加强对京师的掌控。”
    交通部尚书侯峒曾接着起身道:“陛下,目前百姓对铁路、火车尚不熟悉,皆赖国家出资修建。
    而我大崋欲大修铁路,仅靠国家财政显然不可行,还需借助民间。
    我大崋民间以江南最富,江南又以苏淞常三府最富。
    故臣以为这第二条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百日诡语都市无敌战神(林北苏婉)小巷人家:从皮猴子到理科状元的逆袭之路!我拯救的男二,始终只爱白月光女主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出狱后,绝色未婚妻纷纷倒贴我另娶平妻?重生后侯府嫡女飒疯了开局入赘:我苟到举世无敌他把肉票分给绿茶?我转身暴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