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冀忽然问道。
那些老僧身上的气息若隐若现,也许再过数年,也许再过数十年就会悄无声息的死去,死在参禅悟道的过程之中,这数十位之中甚至还有六位五境的大修行僧,即便是对佛门来说也算是不小的损失。
或许其他人没有能力出手帮忙,但佛主却是一定能够将之唤醒的。
唤醒之后再做点拨,也许下一次的参禅就能够成功。
佛主并没有回答李子冀的话,而是用目光环顾四周,将所有坐在这里参禅悟道的人全都看了一遍,然后问道:“这里有多少人?”
李子冀神魂之力扩散出去,须臾后再度收回,回答道:“四千七百三十二人。”
佛主又问道:“这些人里有多少人会死?”
李子冀这一次没有开口回答。
佛主轻声道:“戒苦的天赋比不得你,四十七岁才入四境,半月前见鹰羽落山涧,心有所悟,于是来了莲花峰参禅悟道,这才半月,对于参禅来说实在太短,成功或失败根本看不出什么,你认为他是生是死?”
李子冀皱眉,依然没有回答。
也许再过半个月戒苦就能微笑清醒,也许他也会和那群老僧一样,在此一坐便是数百年。
佛主抬手指了指莲池旁的一位双眉灰白的老僧,道:“妙坛使者认为世上本无道统之分,儒释道神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一样的,他相信万法归一,所以来到莲花峰参禅悟道,寻求大同,到如今他已经坐在那里四百三十三年,你认为他是生是死?”
李子冀仍旧没有说话。
诚然,这位妙坛使者看上去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或许明天某位僧人再次走上莲花峰后就会发现这位地位颇高的大修行僧已经圆寂,但也许今晚,也许明天,这位老僧会睁开双眼,在参悟中得求真解,寻得大同之道。
有的人看上去还没死,也许已经死了,有的人看上去快要死了,也许马上就能活过来,这就是参禅。
佛主说道:“走上莲花峰是自己的选择,参禅悟道也是自己的选择,那么无论在这个结果之中生还是死,都是自己的因果,强行插手并不是好事。”
在参禅之前,这些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像当初崔文若走进墓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