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艺名一对比,夏萍这个名字虽稍显俗气,却是赫本的港式音译,见过公司文件的人都知道冼耀文的英文姓氏就是赫本,与自己同姓,这是多看好这个小家伙。
蓝莺莺自然是想多了,冼耀文只是观夏萍的长相有奥黛丽·赫本的味道,将来可以碰瓷,便借用奥黛丽·赫本的名字,打一个提前量,从强碰瓷进步到心有灵犀。
片场另一侧,过来监督刷牛皮癣广告的伊丽莎白医院院长皇甫华丰刚同布景人员沟通完,这会儿正看向几个身着日军制服的演员,他的眼里燃烧着恨意。
他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牺牲在抗日战场,姐姐唯一的儿子,他的外甥在火车站被小鬼子抢走成了“马路大”,人就是从他手里抢走的。
啪啪!
他甩了自己两个巴掌,“你怎么不敢反抗?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敢报仇?废物!”
未几,他意识到失态,默默走向幽深,不想将自己的丑态现给他人看。不过,他的内心被扭曲,一颗偏向邪恶的复仇种子生根以待春雨来临时发芽。
一些光鲜亮丽的成就背后,可能掩藏着令人不寒而栗的丑陋,卖油翁曾说“无他,唯手熟耳”,人的智商有高低之别,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但不论快慢,都需要学的过程。
医学是一种经验学,它的发展需要不断试错,不断做排除法,如今回顾当年的放血疗法,显得既愚昧又可笑,殊不知多少高级治疗手段是踩在它的肩膀上被排除剩下。
药物研发与其称为发明,不如说是发现更为贴切,绝大多数药物的诞生都有一个偶然发现的故事,而系统化的药物研发或许也可以称之为提高偶然发现概率的过程,化被动为主动,将偶然装进试管,捏住试管晃呀晃,大声逼问偶然,“说,发现躲在哪里?”
不招,加一种催化剂,还不招,换一种化合物。
运气好,偶然被玩死之前招供,一种伟大的药物诞生,运气不好,遇到一个硬茬子,打死也不招,即研发失败。
想成为前者,最好是提高偶然的质量和数量,如某大人物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