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早晨,叫我良仔就好了,林生不敢当。”
“……”
一路点头,一路客气,林醒良来到自己的开桌,就是当初冼耀文第一次来坐的那张桌子,甫一坐下,一个醒目的伙计迎了上来。
“林生,今日食啲乜嘢?”
林醒良看向之前没见过的醒目仔,和煦地说道:“老样子,叫什么名字?”
“齐家栋,林生叫我栋仔好咗。”齐家栋目光火热地盯着林醒良,他刚来得云当伙计没多少日子,却是听了无数次的林醒良,他想当林醒良第二。
林醒良呵呵笑道:“白话你还要好好学,还有,我是海丰人,讲福佬话的。报纸,唔该。”
说完,他摆了摆手。
从齐家栋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假若这个醒目仔能成长到他当初的程度,他不介意学先生给其一个机会。
报纸来了后,他先扫一眼头条,不是他感兴趣的内容,便跳过先看广告。报纸上的内容,他最关注广告,一是学习别人打广告的思维,二是关注有没有新服饰品牌冒出来。
先生说了居安思危,好运来刚度过襁褓时期,正是少年时,依然稚嫩,经不起大冲击,香港的制衣厂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每一家都放心中不难。
他时刻关注香港制衣业的动向,尤其关注有想法做品牌的制衣厂,成为正式的竞争对手前,便要做到知己知彼。
忽然,一则广告引起他的兴趣,“长安制衣因业务变更,低价转让缝纫机”。
香港才多大点地方,制衣业更是没多少秘密可言,贺震北做韩国生意栽了,外面欠了一屁股债,这大概是打算卖缝纫机还债。
他对缝纫机不感兴趣,长安制衣怎么倒的,先生没有明示,他也能猜到一二,当初贺震北对先生大放厥词,又将竞争矛头对向中华制衣,贺震北的结局已经注定了。
韩国服装的单子都捏在传销公司的手里,生产是他落实的,文件上从未出现过“韩国”字样,一切隐秘进行,香港根本就不存在韩国单子,怎么可能莫名其妙被长安制衣划拉走一块。
这是先生给贺震北布的口袋阵,一单单赚得欢,最后一把连本带利全吐干净。
买缝纫机就是资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