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衡二年正月,丁奉进攻涡口,被西晋的扬州刺史牵弘击退。”
“建衡三年,丁奉逝世,丁奉生前因功变得骄矜,因此死后开始有人诋毁他,”
“之后孙皓也开始追究丁奉出兵谷阳无功的责任,虽然丁奉已死,但孙皓却把丁奉的家属都流放到了临川郡。”
苏轼:丁奉年少成名,刀剑棍棒之术样样精通,成年之后,先后跟随过甘宁、陆逊、潘璋等东吴将领征战沙场,在多次战事中,有着上佳的表现,因而被吴主孙权晋升为偏将军。
太元二年,东吴开国皇帝孙权驾鹤西去,其子孙亮即位,是为吴少帝,而北方之境的曹魏皇帝听闻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进击东吴的好机会,便命诸葛诞、胡遵为将,统领曹魏大军进攻东吴政权管辖的东兴城。
当时,吴少帝孙亮见曹魏强兵来袭,便派遣太傅诸葛恪领兵前去抵御,而有些东吴的将领为了讨好太傅诸葛恪,便刻意称赞太傅诸葛恪只要领兵前去,曹魏军队必定会心惊胆寒,畏战而走。
而在场的老将丁奉听后,则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对在场的东吴将领,这样说道:曹魏这次在许昌、洛阳等地集结重兵,挥军而来,目的非常明确,怎么可能会半途而废呢?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积极备战,而不是指望曹魏不战而退。
丁奉的话语有理有据,令太傅诸葛恪十分信服,诸葛恪当即下令,命东吴将士登船过江,迎击曹魏军队。
东吴将士过江后,丁奉选择与东吴大部队分兵而走,统领着麾下的五千兵马抢先占据了徐塘,随后,又趁曹魏先头部队安营扎寨之时,发起了突然袭击,将曹魏先头部队打的溃不成军,败退而走,为东吴拔得头筹,取得了东兴之战的先机,这个捷保传至建康后,吴少帝孙亮大喜,当即一道诏令,将丁奉晋升为灭寇将军,以表彰其此战中的功绩。
太平二年,东吴发生变故,吴少帝孙亮被权臣孙綝废黜,随后,孙綝又拥立年轻的孙休为帝,以此来把控朝政,东吴的新皇帝孙休对孙綝霸政之举,十分厌恶,便召来左将军张布商议对策。
而左将军张布认为他和新皇帝孙休势单力薄,难以制服权臣孙綝,便建议孙休说服东吴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