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七月,刘宏听信谗言,征召皇甫嵩入朝,将其贬职降爵,收回其左车骑将军印绶,又削减其封邑六千户。”
“中平五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叛乱,举兵围攻陈仓,汉灵帝刘宏重新启用皇甫嵩,任命他为左将军,指挥前将军董卓,各自率领两万人前往征讨叛军。”
“董卓建议快速进兵陈仓,解除叛军的包围,皇甫嵩没有听从,认为陈仓城虽然小,但是城池坚固,王国虽然兵势强盛,难以攻破;”
“只要敌人不能攻克陈仓,自己以逸待劳,不用调兵遣将就能取得胜利。”
“王国率众围困陈仓城,从冬天一直到次年春天,持续了八十多天,因为城池坚固,始终不能攻克。”
“中平六年二月,王国的叛军疲惫不堪,果然自行撤退。”
“皇甫嵩率军追击,董卓认为穷寇勿追,困兽犹斗,追击王国的军队不能取胜。”
“皇甫嵩却认为王国的军队已经丧失斗志,自己以精兵对阵疲惫之敌,定能大获全胜。”
“皇甫嵩于是独自率军在前追击,命令董卓率部作为后援。”
“皇甫嵩击败叛军,取得大胜,斩获敌军首级上万,王国逃亡被杀。”
“董卓羞愧不已,因此对皇甫嵩暗中忌恨。”
“中平六年,朝廷征召董卓入朝担任少府,董卓没有就职。”
“朝廷不能牵制董卓,加之汉灵帝病重,于是任命董卓为并州牧,其部下兵马归属皇甫嵩统领。””
“董卓上奏,不愿交出兵权。”
“皇甫嵩的侄子皇甫郦当时在军中,他认为董卓心怀篡逆,包藏奸心,而且其人凶狠暴戾,将士都不归附于他;”
“皇甫郦劝谏皇甫嵩起兵讨伐董卓,以彰显忠义,铲除祸患。”
“皇甫嵩认为董卓固然有罪,但是讨伐也需要得到皇帝的诏命,应该上奏朝廷裁决此事。”
“皇甫嵩于是上疏汉灵帝刘宏,董卓遭到刘宏斥责,因此更加怨恨皇甫嵩。”
“同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去世,少帝刘辩继位;”
“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