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的尾柄依旧扎根入海底的泥沙中,但却与一根蔓延如植物根系的主管道相连,一直连接至簇群正中处庞大的蜂巢状生命体上。
海林檎状结构株与株的间距经过林易的调整,能最大化的利用海中的浮游生物,既不浪费也不重叠。
海林檎丛间,由此前短翅鲎模版改良而来的个体游弋着,用身体前端的螯肢拔除生在簇群间的藻类与其它固着生活的棘皮动物,仿佛打理着田地的农夫。
现在,这些“改良型短翅鲎模版个体”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工虿。
这并非任何一种已存在生物的名称,而是林易一番思索后,为现在他所控制的,已经可以称作一个巢群的个体们想出的名称。
虿(chai4),在后世一般指蜻蜓与蟌的幼虫,由于这两类昆虫的幼虫为水生且相当凶猛,也被用于指代其它的凶猛水生节肢类。
这其中就包括羽翅鲎所在的板足鲎类。因为其远超任何水生节肢类的庞大与凶猛,且结构奇特,因此在后世有“诡虿”之称。
更何况如今,昆虫的祖宗还不知道在哪条海沟里玩泥巴呢,他自然是毫无压力的将这个名头安在了自己所控制的这一个板足鲎类巢群身上,将他所控制的巢群称之为虿族。
与短翅鲎个体的称呼工虿对应的是,原先羽翅鲎模版所改造来的个体则被统称为兵虿。
拥有一对狰狞镰肢的它们依然担任捕猎与保护母巢的任务,与负责撕扯食物,打理海林檎簇群的工虿分工明确。
自从成为这个群落的蜂巢思维意识体起,林易就觉得自己的意识与所控制的族群有些像是前世影视作品中的虫族形象,而母巢的基因编辑能力更是让他得以继续向这方面发展。
与人类为代表的科技类文明不同的是,虫族类文明的最核心便在于品级的分化-科技类文明偏向使用工具或载具来完成复杂的任务,而虫族文明则直接将自己的身躯演化成工具,通过体型与形态各异,每种都高度特化的品级来完成复杂任务。
在这类文明的族群中,每种品级分化的个体基本都专为特定的任务而生,虽然少了几分灵活,并且协调各品级的比例有些费劲,但每种个体在干起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却拥有极致的效率,足以弥补如此做法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