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水资源将会随着彗星的坠落被送入莫瑞亚干旱的环境中,并且根据推算,彗星撞击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在短时间内对莫瑞亚的表面环境造成明显的影响。
而这个短时间,也是相对气候变化的漫长过程而言,对探索舰队残部来说,足够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真正迎战恶劣的自然环境。
甚至如果发展顺利,当气候再次变得恶劣,探索舰队残部将发展到具有前往恒星系统外围开采更多冰质小行星,进行大规模环境改造的能力。
“左侧推进器组,输出功率右侧,输出功率”
后方的护航舰正与地面上的科研船以及船内的大量科研人员持续保持通讯,中转信息,以根据计算精确控制这些推进器的功率,以将彗星推到最佳的轨道上。
如果有任何差错,要么彗星依然与莫瑞亚擦肩而过,再也没有如此好的改变环境的机会,要么,彗星可能不经过环绕轨道减速直接全速撞击莫瑞亚,不但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甚至会让环境进一步恶化。
对整个探索舰队来说,这是一场豪赌,如果赌赢,他们将迎来一段时间的稳定发展期,如果赌输,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护航舰浑身的定向能副炮与近防炮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轨道计算有误,彗星掠过莫瑞亚轨道或直接撞击其上,就寻找时机将其尽可能击碎成小块。
如果是掠过轨道,这些分裂出的碎片还是有一定的可能落入莫瑞亚大气层,起到有限但胜过没有的效果。而如果直接撞击,大量碎片也能尽可能的减弱其威力。
这算是最后一道保险,以护航舰的近距离灵活火力,攻击彗星这样的小型天体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整体来说,这一计划,还算值得他们赌这一场。
仅仅依靠这些太阳能电池组,并不能很好的供应电火箭引擎全力运转,因此,彗星表面的推进器阵列间歇启动,并且保证各方面永远有一定数量的推进器待命,以防万一。
莫瑞亚的地面上,科研船上的大型观测器材已经能观察到靠近的彗星,能从多个角度对彗星的轨道进行观测并指挥调节,短时间内,大概不会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