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到刘禅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礼,说道:“儿臣拜见父皇。”
声音洪亮,充满朝气。
刘禅看着跪在地上的二皇子,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打量。
许久,他开口说道:“起来吧。”
刘璿站起身来,垂首而立,等待着刘禅的问话。
“今日太子前来劝说朕停止度田,朕听闻当时你也在东宫,你可知道此事?”
刘禅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刘璿心中一紧,但脸上却不动声色,说道:“回父皇,儿臣今日确实在东宫。当时那些臣子在宫外跪求,太子殿下心中忧虑,儿臣也只是在一旁宽慰太子殿下。”
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刘禅的脸色。
刘禅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寒意,说道:“宽慰?朕看你是别有居心吧。你且说实话,到底说了什么,让太子做出这等糊涂事?”
刘禅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威严与质问。
刘璿心中一惊,知道自己的计划可能已经被父皇识破。
他扑通一声再次跪地,说道:“父皇明鉴,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只是觉得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应当顺应民心,所以才……”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禅打断。
“顺应民心?哼,那些臣子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何来民心之说。你身为皇子,不思为国家分忧,却在这里挑拨太子与朕的关系,你可知罪?”
刘禅的声音中满是愤怒,他的双手紧紧握着龙椅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刘璿低着头,不敢直视刘禅的眼睛,说道:“儿臣知错了,请父皇责罚。”
他的心中懊悔不已,没想到自己的一番算计,这么快就被父皇识破。
刘禅看着跪在地上的二皇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对二皇子的行为感到愤怒,又对他的聪慧感到惋惜。
他深知,皇子们之间的争斗,若不加以制止,必将导致朝堂动荡,国家不安。
“念你初犯,朕今日便不重罚你。但你要记住,日后切不可再做出此等糊涂事。若再有下次,朕定不轻饶。”
刘禅的声音渐渐平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