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几分怒吼,震得刘嗣的耳朵嗡嗡作响。
刘嗣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父皇息怒,儿臣知错了。儿臣只是担心百官反对,会影响朝廷的稳定,所以才……”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刘嗣,心中又气又恨。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朕知道你心地善良,不忍见百官为难。但你要明白,身为一国之君,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度田之事,朕意已决,谁也不能动摇。你若再听信那些人的谗言,朕定不轻饶!”
皇帝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刘嗣,仿佛要将他看穿。
刘嗣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眼睛,心中满是懊悔与委屈。
他本以为自己的劝说能够平息百官的怒火,却没想到反而触怒了父皇。
他此刻才明白,自己太过天真,度田之事,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以后定当全力支持父皇的决定。”刘嗣咬了咬牙,说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坚定,此刻的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皇帝看着刘嗣,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
他走上前,扶起刘嗣,说道:“皇儿,朕知道你是为了朝廷好,但有些事情,你还需要慢慢学习。度田之事,虽困难重重,但朕相信,只要朕坚定不移,终有一天,能够实现大汉的繁荣昌盛。你身为太子,要与朕齐心协力,共同为这个目标努力。”
皇帝的声音变得温和起来,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期许。
刘嗣抬起头,看着皇帝,眼中闪烁着泪光,说道:“儿臣明白,儿臣以后定会好好学习,为父皇分忧,为大汉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这一刻,他真正长大了。
刘嗣离开了皇帝的寝宫。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他的心中,既有对父皇的敬畏,又有对未来的迷茫。
度田之事,将会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巨大挑战,而他,必须勇敢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