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起身附和:“费大人所言极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我等需从长计议,先安抚好百姓,稳定局势,再徐徐图之。”
    诸葛亮轻摇羽扇,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费大人和董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陛下所说趁着新朝初立推行此事,也有其道理。只是在推行过程中,需制定详细的策略,尽量减少阻力。”
    刘禅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思绪万千。
    他明白众人的担忧,可他更清楚此事的紧迫性。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朕知道此事艰难,也明白其中利害。但朕以为,若不趁着如今新朝初立,各方势力尚未完全整合之际推行,日后阻力只会更大。朕意已决,先在洛阳试点。洛阳勋贵众多,若能在洛阳顺利施行,天下其他地方想必也能推行下去。”
    众人听了刘禅的话,再次陷入沉默。
    他们深知陛下的决心,也明白陛下所言不无道理。
    诸葛亮微微点头,说道:“陛下既有此决心,臣等自当竭力辅佐。只是在洛阳试点,需选派得力之人,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刘禅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丞相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由丞相负责,选派合适的官员前往洛阳,务必将此事办好。”
    诸葛亮拱手领命:“臣遵旨。”
    随后,众人又就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直至天色渐暗,才纷纷散去。
    刘禅望着大臣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期待着度田编写天下民册之事能够顺利推行,为大汉的繁荣昌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汉宫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朱红的墙壁上跳跃。
    刘禅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手中紧紧握着一卷文书,那文书上详细记载着度田编民册的相关事宜。
    此事犹如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毕竟这关乎大汉的根基,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动荡。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刘禅决定选派得力干将前往洛阳,负责推行度田编民册之事。
    他所选之人,要么是通过科举制脱颖而出、被封官职的才俊,这些人饱读诗书,心怀报国之志,渴望在新朝一展宏图;要么是从讲武堂走出的精英,他们武艺高强,纪律严明,对刘禅忠心耿耿。
    这些人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我都卧底成老大了,还不收网?爹爹开门,系窝呀!热痒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杀戮游戏:我在无限吞噬中成神削骨还父后,全家族跪求我原谅开局御医,娘娘莫回头,臣是陛下侯门嫡女重生后,杀疯了我算命攒功德,攒满就能飞升成仙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