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6)页

    他深知这定都之事关乎大汉国运,不可不慎。
    定都长安,固然有险可守,利于军事扩张,但重建长安的巨大耗费,以及对百姓的负担,让他不得不顾虑重重。
    而洛阳,虽有诸多便利之处,可其防御相对薄弱,也是他心中的隐忧。
    退朝之后,刘禅独自一人在御园中踱步,试图理清思绪。
    微风拂过,香阵阵,却难以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他想起先帝创业的艰辛,想起大汉一路走来的坎坷,如今这定都的抉择,仿佛是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可能万劫不复。
    此时,太监悄然跟在身后,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依奴才看,洛阳甚好。这洛阳离咱们现在住的地方近,也不用大费周章地折腾。而且洛阳热闹,陛下也能享享清福。”
    刘禅瞪了他一眼,喝道:“住口!此乃国家大事,岂容你在此胡言乱语。”大内官吓得连忙跪地,不敢再出声。
    几日后,刘禅召集几位心腹大臣,在偏殿再次商议此事。
    诸葛亮说道:“陛下,此事关乎社稷安危,民心向背。臣早先已派遣使者前往长安与洛阳,实地考察两地的情况,包括民生、经济、军事防御等,再结合群臣的意见,做出决断。”
    刘禅微微点头,当即知晓诸葛亮高瞻远瞩。
    这些使者深入市井,与百姓交谈,了解民生疾苦;勘察地形,评估军事防御的优劣;查看宫殿建筑,估算修复的成本。
    “让他们来见朕。”
    数日后,使者陆续归来,向刘禅详细汇报。
    长安的使者称,长安周边百姓生活困苦,多年战乱使得土地荒芜,人口锐减,修复宫殿所需的木材、石料等物资,需从远方运来,耗费巨大。而洛阳的使者则说,洛阳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且洛阳周边的水利设施完善,农业生产稳定。但洛阳的军事防御确实存在隐患,北方一旦有敌军南下,洛阳平原无险可守。
    刘禅听后,越发难以抉择。
    他又接连几日召集大臣商议,可争论依旧没有结果。
    朝堂之上,气氛愈发紧张,大臣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支持长安的大臣和拥护洛阳的大臣,私下里也在互相较劲,各自拉拢盟友,试图
第(2/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娱乐:让你澄清丑闻,你怒喷网友分手后,我在官场平步青云我被炸弹炸伤,老公让我自生自灭天命败家子靠药神空间带猎户相公混得风生水起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踹翻渣男后,她被太子爷壁咚了经营养龙场,开局只有三枚龙蛋我已断情绝爱,你自毁根基干什么官运,挖笋挖出个青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