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时候被老板 pua 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没办法啊,谁让咱得挣人家那份钱呢?只能默默忍受着他那没完没了的絮絮叨叨,还有那令人抓狂的吹毛求疵。然而,更让人无奈的是,在家里我爸妈对我的态度竟然也如出一辙!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活着”和“生活”这两个词。它们所代表的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所谓“活着”,大概就是那种低欲望的生存状态吧。能不花钱买东西就坚决不买,能将就着用的就绝不换新的,只要有口吃的喝的,就觉得挺满足了。
相比之下,“生活”则意味着一种有品质、有追求的存在方式。工作固然重要,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在业余时间里,人们可以尽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悠然自得地钓钓鱼,或者静下心来画一幅美丽的画作;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又或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而且,真正的生活还体现在日常的饮食起居方面。每餐都要有精心烹制的三菜一汤,冰箱里塞满各种美味的饮料和可口的零食。这种有滋有味的日子,才称得上是生活嘛!
有趣的是,男人和女人对于“我养你”这句话的理解往往大相径庭。男人嘴里的“我养你”,可能仅仅只是给你提供泡面、火腿肠和可乐这样简单的食物而已。但女人心目中的“我养你”,却是希望拥有满满一桌的化妆品,装满两个抽屉的精美首饰,以及塞得满满当当的三大衣柜漂亮衣服和鞋子。
正是由于这种认知上的巨大落差,才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种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产生。或许只有当我们能够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努力缩小这种差距时,才能真正过上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吧。
余华曾言:“在低层次的家庭中,往往存在一个冥顽不灵之人,其头脑中多为‘犟’所占据,致使交流出现双重阻碍。”
钱只是导火索,更深层的原因是内在的犟,沟通上存在障碍,除了讽刺就是挖苦,言语刻薄。
不知为何,我总感觉我们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