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心岚看到梁博清的第一眼,已将接受的这一切看在了眼里,也疼在了心上。她深知对他说出任何安慰的言语,或许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小心翼翼地试图用稍微缓和的话题,来疏散梁博清的注意力,逐步地去缓解他积蕴在心胸里的悲恸。然而,无论赵心岚如何努力地想岔开话题,可是如同梁博清一样的那颗心,却因为牵系着梁家志,反而像被磁石吸引了一般,将话题引回与梁家志相关的事情上。赵心岚没想到梁博清会那么伤心,也想陪着梁博清一同回忆一下过去的时光,或者让他主动去说说与梁家志有过的生活,以及其间发生过的点点滴滴。
随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在这段充满忧虑与关怀的日子里,虽然两人常常沉浸在对梁家志病情的担忧之中,但正是这种共患难,也是同甘苦的经历,使得梁博清和赵心岚两颗原本就相互靠近的心愈发紧密地贴合在了一起。
梁博峻在这段时间,也听从了赵心岚的提议,开始在周末去证券公司开办的培训班,了解了专业的证券工作人员介绍的基础理财产品,也倾向了立志学成一位优秀的独立理财人。他本来就是经济管理学院的高材生,而且间接地利用休闲的时间选修了“会计学”,因此对股票市场还是有了一定地了解。他也在学习期货交易的时候,深入地思索了他到底最需要什么,也想到了他如果投资证券交易,会产生怎样的投资价值。
为此,他在办公室里度过午后闲暇的时间,考虑着:“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想到最多的就是为公司可以持续发展多赚取些收益,以此协议公司领导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近期发生的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出现某些对个人,或者对亲近的人有的伤害性行为的漏洞,最基础的原因就是管理系统的机制落后,其次就是管理者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愚腐,把工作与生活混成了一锅不具有正面的影响力,也没有任何营养的,还会产生厉害关系的“粥”。这一锅粥只有一位熬制者,那就是宁做“羊头不做凤尾”的人,而且问题发生到结束最后需要的正能量,或者精准而有正确的决断力往往还是来自这个人。社会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行走其中,但是最后都会有“活水”效应,和“大禹”精神推动“身在此山中”的那些人的迷惑行为,和“云深不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