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14)页
不方便打扰他。
    现在嘛,事关重大,杨丽清只好拉下脸皮,亲自来求陈国华了。
    寒暄客套过后,杨丽清就开门见山了:
    “陈主任,您也知道现在改开政策之下,我们107工厂过得十分困难”
    “现在我听说您发起了一个京城到白云城的高铁项目,我们107工厂工人很多,我们希望可以接一点小项目”
    107工厂作为军工企业,在一九七八年之前,那绝对是非常吃香的一家单位,不仅吃喝不愁,反倒是富得流油。
    从陈国华建立振华研究所开始,107工厂就一直是振华研究所的良好合作单位。
    从最初仅仅只是一家拥有几百名工人的小型军工厂,到七八年之前,已经膨胀到了坐拥八大分厂,工人数量高达十七万人的超级大工厂。
    然而改开政策之后,107工厂就被迫裁员分流了将近五万人,直接瘦身缩水了很多。
    原因也很简单,107工厂膨胀得很快,而且很多工业零配件他们都会做。
    最核心的产品是晶圆制造、光刻机部分零配件、加速器部分零配件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配件,最次就是一些类似华欣收音机的金属外壳、电路板等配件。
    而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其实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改开之后,内地市场倒是还会需要不少华欣收音机这样的产品,但107工厂就没必要再守着这样的低端技术了。
    因此就被裁掉,分流给到南方企业。
    精简之后的107工厂,根本就没有赶上之前煤气罐大炮等发霉武器的大动作,现在这个高铁项目,杨丽清并不想错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就是目前京城大部分国企、央企、军工厂等领导层经常挂嘴边的话。
    风向是真的说变就变,根本不会给你任何思考的机会。
    所以,杨丽清在107工厂跟副书记、副厂长等开完会议之后,就马不停蹄地赶来振华研究所这边了。
    “杨姐,您这话有些言不由衷了吧?”
    陈国华笑了笑,道:
    “107工厂目前也还有十二万工人啊,妥妥的超级大工厂,怎么就吃不上饭了呢?”
    “而且107工厂都是跟我们振华研究所合作
第(12/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替姐生子?重生后我撩帝心夺后位机械末世:我的机甲有亿点强镇国谋士爹爹开门,系窝呀!四合院:开局搬走,众禽麻了带着我妈的面具就想骗我?没门穿越60:我在南锣鼓巷82号重生不当舔狗,校花全家急疯了出马仙,通灵女阴差表白后,我的男神反攻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