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想到,这沙尘暴比想象中的还要疯狂啊。
不仅仅是遮天蔽日,关键是风还很大。
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看来这件事过后,我也要关于一下植树造林了,要不然往后继续住在京城这里,每年都要经历几次这样的沙尘暴天气,可真是让人难受”
其实,穿越到这方世界那么多年,几乎每年,陈国华都会经历几次沙尘暴天气。
但此前,他根本没心思去想这些事儿,而且此前的沙尘暴也不是每年都这么恐怖。
今年这一次的沙尘暴,其恐怖程度应该比得上,或者是超过一九五六年那一次了。
在当时,一九五六年三月十一日,著名作家邓友梅就在报纸上发表了《暴风中》的生活速写,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京城的大风:
【他们出去不久,天色就暗下来,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
【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树枝疯了似地乱摇,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刨花,锯末和木片。】
【我刚走到现场,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有人喊:“不行了,快躲开吧,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京城的大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京城的沙尘暴由来已久,只不过四九年之前,都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根本没人会去关注这些。
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全民进行植树造林。
便是当初陈国华他们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前往香山公园那地方参加京城市区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
甚至是这个活动还一直延续传承了下来,便是西伯利亚冷风过境的时候,也依然有很多人前往京城郊区进行植树造林。
原时空历史上,整个七十年代,很多林学会专家、文学家等等,他们要么通过《京城日报》等相关报纸来呼吁大家植树造林,要么是写一些关于沙尘暴的科普文章等。
比如原时空的一九七九年,一篇名为《风沙紧逼京城》向世人敲响了京城风沙危害的警钟。
所以,在原时空的历史上,京城的沙尘暴问题,就一直泛滥成灾,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解决。